新闻详情
LH-NTU2M(V11)便携式浊度测定仪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应用
日期:2025-04-30 16:07
浏览次数:248
摘要:政策背景
为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》,防治生态环境污染,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,由国家生态环境部组织制定的《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》HJ91.2-2022,已于2022年8月1日正式实施。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与采样、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、监测数据处理、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、原始记录等内容。
技术要求
在新规定中增加了附录A,即地表水总磷监测现场前处理方法,明确要求总磷水样采集后应在现场完成原水浊度测试,并提出...
政策背景
为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》,防治生态环境污染,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,由国家生态环境部组织制定的《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》HJ91.2-2022,已于2022年8月1日正式实施。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与采样、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、监测数据处理、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、原始记录等内容。
在新规定中增加了附录A,即地表水总磷监测现场前处理方法,明确要求总磷水样采集后应在现场完成原水浊度测试,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处理方法。对于浊度计,需符合HJ 1075的技术标准,根据水样测定的浊度值,可以采用静置或便携式离心机进行水样前处理。如遇到藻类聚集,应经孔径为63μm的过滤筛(网)后再处理。原水浊度需测定3次,3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超过5%,以中位数作为原水浊度值并记录。
从2020年6月30日开始,《HJ 1075-2019 水质 浊度的测定 浊度计法》开始正式实施,标准中建议10NTU以下样品选择入射光为400~600nm的浊度计,有颜色的样品应选择入射光为860±30nm的浊度计。
对此我们向您推荐LH-NTU2M(V11)便携式浊度测定仪,仪器采用白光+红外双光束自动切换的90°散射法浊度仪,检测10NTU以下样品时采用400~600nm光源,检测10NTU以上样品时采用860nm光源,符合国标,有效提升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。
检测水样浊度后,如需进行总磷等水质指标的现场测定,我们推进您使用连华科技新一代的LH-MUP230(V11)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测定仪,仪器采用预装试剂管比色模式,搭载连华科技多光路无干涉系统,可准确测量COD、氨氮、总磷、总氮、浊度五项指标。仪器智能化程度高,小巧便携,浓度直读,配备多种专业化耗材,尤其适合户外水质检测工作。
为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》,防治生态环境污染,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,由国家生态环境部组织制定的《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》HJ91.2-2022,已于2022年8月1日正式实施。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与采样、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、监测数据处理、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、原始记录等内容。
在新规定中增加了附录A,即地表水总磷监测现场前处理方法,明确要求总磷水样采集后应在现场完成原水浊度测试,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处理方法。对于浊度计,需符合HJ 1075的技术标准,根据水样测定的浊度值,可以采用静置或便携式离心机进行水样前处理。如遇到藻类聚集,应经孔径为63μm的过滤筛(网)后再处理。原水浊度需测定3次,3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超过5%,以中位数作为原水浊度值并记录。
从2020年6月30日开始,《HJ 1075-2019 水质 浊度的测定 浊度计法》开始正式实施,标准中建议10NTU以下样品选择入射光为400~600nm的浊度计,有颜色的样品应选择入射光为860±30nm的浊度计。
对此我们向您推荐LH-NTU2M(V11)便携式浊度测定仪,仪器采用白光+红外双光束自动切换的90°散射法浊度仪,检测10NTU以下样品时采用400~600nm光源,检测10NTU以上样品时采用860nm光源,符合国标,有效提升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。
检测水样浊度后,如需进行总磷等水质指标的现场测定,我们推进您使用连华科技新一代的LH-MUP230(V11)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测定仪,仪器采用预装试剂管比色模式,搭载连华科技多光路无干涉系统,可准确测量COD、氨氮、总磷、总氮、浊度五项指标。仪器智能化程度高,小巧便携,浓度直读,配备多种专业化耗材,尤其适合户外水质检测工作。